400-828-1122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投资资讯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多元应用场景催生产业投资新浪潮

2025-07-1517

随着电动化浪潮向船舶、飞行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渗透,固态电池技术正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地。在车端应用尚未规模化落地之际,储能、低空经济等千亿级市场的需求爆发,正在重塑这一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路径。

当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正经历第三次跃迁。产业资本加速涌入赛道。宝马集团5月宣布完成全固态电池车型道路测试,其合作伙伴Solid Power透露技术路线已迭代至硫化物体系,能量密度突破450Wh/kg。国内产业链龙头同步推进技术攻坚:利元亨攻克干法电极核心装备,实现从涂布到化成全流程国产化;南都电源研发的储能固态电池循环寿命突破万次,体积能量密度达430Wh/L,率先打开工商业储能市场。

产业应用正突破汽车边界。在低空经济领域,亿航智能与国轩高科联合开发的飞行器固态电池,实现15分钟快充与-30℃低温启动;人形机器人赛道,特斯拉Optimus二代将搭载固态电池模组,能量密度较液态方案提升50%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GWh,其中30%流向机器人、储能等新兴场景。

市场格局或将迎来重构。在储能细分赛道,固态电池已显现替代梯次利用锂电池的趋势。国网能源研究院测算,采用固态电池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降低28%,这或将催生千亿级替代市场。与此同时,日韩企业加速布局硫化物路线专利,中日韩"三国杀"格局初现端倪。

产业链价值向上游迁移趋势明显。除正负极材料革新外,固态电解质核心材料LLZO氧化锆需求激增,三祥新材相关产品价格半年上涨40%。设备端,利元亨研发的干法电极涂布机单价突破千万元,较传统湿法设备溢价3倍,却仍供不应求。

"固态电池产业化将呈现螺旋式上升特征。"中金公司分析师指出,2025-2030年将经历"技术验证-场景突破-规模降本"三阶段,期间具备核心材料自研能力、跨行业技术整合经验的企业将获得超额收益。随着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相继发布半固态电池量产计划,这场产业革命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