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45
近日,中国移动向监管部门提交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申请已进入审核阶段,这一关键动作标志着其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迈出合规化第一步,也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商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内通信巨头,中国移动在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布局已持续铺垫。2024年6月,其完成全球首个基于运营商网络IoT-NTN IMS的高轨卫星手机直连语音通话实验室验证,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同年7月,专门成立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聚焦卫星通信核心技术攻关;11月,联合中国时空推出北斗短信业务,更实现了无地面网络环境下的应急通信突破。一系列实践表明,中国移动正加速打通卫星与地面网络的融合通道。
政策层面,工信部此前已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准入机制、技术标准等多维度为行业发展松绑。国信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李聪指出,政策支持与牌照发放的双重驱动,正加速卫星互联网产业从技术研发向商业化落地跃迁,并推动卫星制造、通信服务、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生态重构,为行业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受益标的也逐渐清晰。从目前公开信息看,多家上市公司已在相关领域深度耕耘:普天科技作为中国电科通信板块核心上市平台,在北斗导航应用领域已推出多套成熟解决方案,并在“无信关站”手持机直连卫星通信等前沿技术方向持续深耕,未来或深度参与“三体计算星座”建设;特发信息全资子公司成都傅立叶则依托自主可控的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天基互联网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领域已形成一定业务积累,有望在卫星互联网商业化进程中分得一杯羹。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移动等头部企业拿到牌照,卫星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场景(如偏远地区通信、应急救援、车联网等)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订单释放与技术迭代也将随之加速,行业或迎来“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