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8-1122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融创修订境外债重组协议 知情人士称“这个方案非常有诚意”

2023-06-151221

财联社6月14日讯(记者 李洁)融创中国(01918.HK)的境外债重组有了新进展。

融创中国日前公告称,公司就境外债重组协议与大多数债权人小组订立了修订协议,主要对有关强制可转债券及转让现有融创服务股份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其中,境外债强制可转换债券头部转股价由每股10港元降低至6港元;强制可转换债券最低转股价由每股4.58港元降低至每股4港元;融创服务最低换股价由每股17港元降低至13.5港元。

这意味着,融创方面进一步降低了可转债的门栏,即在一定情况下,相同债券金额可转换的股份更多了。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重组支持协议的修订,预计将激励更多债权人更高比例地选择强制可转换债券。

此外,融创拟上调强制可转换债券的最高限额,由17.5亿美元上调至22亿美元。并且债权人小组已签署承诺认购不少于8亿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约占债权人小组现有债权总额的25%。

“从市场的反馈来说,融创之前强制可转换债券条款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债权人的意向认购额也较高。”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融创这次的调整主要基于近期市场的波动,这个方案非常有诚意,反映了融创对通过此次债务重组达成可持续的资本结构的决心。

截至6月14日收盘,融创中国报收1.44港元/股,融创服务报收2.3港元/股。

在陷入资金困境两年多后,融创于今年3月28日公布了90.48亿美元的境外债重组方案。

从披露的境外重组方案来看,融创将境外债务分为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板块进行重组,为债权人提供了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转换为部分融创服务股权、置换新票据等多种选项。

在降杠杆方面,首先融创拟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所有债权人有权在重组生效日起的12个月内,以每股20港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可转债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如选择不转股,则留债9年,公司需支付1-2%的票息。

其次,发行五年期强制可转换债券,预计规模17.5亿美元,债权人可选择在期初、周年、约定触发机制达成等不同条件下登记转股,到期日尚未行使转股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将全部转换为融创中国普通股。

第三,债权人也可选择将现有债权转换为现有融创服务投资持有的融创服务股权,交换价格为6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股价的2.5倍,同时每股价格不得低于17港元,规模上限约4.49亿股,约占融创服务已发行总股数的14.7%。

当时,融创方面表示,上述三种措施预计能为融创降低约30亿美元的杠杆。而剩余债务,融创计划通过发行新的以美元计价的公开票据进行置换。债权人将获得最多八档新票据,分别于重组后的2年至9年到期,对于第一、第二档债务(初始期限分别为2年和3年),融创有权选择将到期日延长1年,票息介于5%-6.5%之间。

可以看出,融创本次修订协议主要集中在降杠杆方面,留债展期的方案展示没有变化。

根据融创方面披露,截至本次公告发布,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获得约87%债权人支持,将在年内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正式落地执行。

“已经获得87%的债权人支持,说明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基本已经成功。如果该债务重组方案落地,将改善融创资产负债状况,大幅降低境外债务规模,缓解未来2-3年的流动性压力,同时增厚公司净资产。”一位机构分析师称。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创负债总额同比下降约481亿元。其中,融创有息负债约2984亿元,同比减少约233亿元。

以上信息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