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992
8月12日晚,中国恒大因未满足港交所复牌指引要求,且停牌超18个月未恢复交易,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这个曾登顶全球房企市值王的"地产巨头",最终以退市方式黯然离场。
从2024年1月29日停牌算起,恒大股票已在港交所"停摆"整整18个月。根据港交所规则,停牌满18个月且未满足复牌条件的企业将被强制除牌。而恒大未能满足复牌指引的核心症结,正是其持续恶化的债务危机与重组停滞。
回溯恒大的上市之路,堪称一部"疯狂扩张史"。2009年11月登陆港交所后,凭借"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恒大迅速从区域房企跃升为全球最大房地产开发商——2017年市值巅峰时突破4000亿港元,许家印以2900亿元身家登顶胡润百富榜;同年提出"2020年总资产3万亿、年销售8000亿"的宏大目标,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这种"借新还旧"的扩张模式,在市场转向时瞬间反噬。2021年流动性危机爆发后,恒大股价从14港元暴跌至不足2港元;截至2022年6月,负债总额已高达2.47万亿元(剔除合约负债后仍超1.6万亿元);截至2023年11月,未清偿到期债务超3163亿元,逾期商票超2055亿元。
恒大退市后,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债权人权益与楼盘交付问题。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表示,退市本身不直接消灭债务,但会削弱企业融资能力,可能触发债权人加速资产处置;不过,跨境债务回收大概率将走向司法清算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保交楼"仍是底线。分析人士指出,恒大相关资产处置已将"小业主权益"置于首位——2022年最高法与住建部联合发文明确,境内外债权不得查封预售资金账户,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楼盘交付。"业主的合法权益,会在资产处置中得到优先保障。"
从2009年上市到2025年退市,恒大的16年资本路,既是房地产黄金时代的注脚,也是高杠杆模式的"警示录"。当潮水退去,留下的不仅是企业兴衰的故事,更是一个行业向"稳健经营"转型的新起点。
2022-11-292390
2022-10-252501
2022-08-312390
2022-07-262011
2022-05-241679
2021-07-032352
2021-07-022448
2021-07-011838
2021-06-302177
2021-06-292437
2021-06-282439
2021-06-262307
2021-06-252067
2021-06-242084
2021-05-204321
2021-05-203189
2021-05-113290
2020-12-073957
2020-09-183947
2020-09-153747
2020-09-043920
2020-08-074661
2020-07-013387
2020-04-018604
2019-09-045403
2019-08-263458
2019-07-199386
2019-05-318096
2019-04-242549
2019-04-243188
2019-04-242491
2019-04-242369
2019-04-242808